三春不如一秋忙,收完棒子再种粮。10月23日,霜降,在山东兖州小孟镇沙窝村的大田地里,成片的麦苗就着压下的头遍水冒出了尖儿,兖州惠农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仇汉华正指导农机手在社员仇洪山的边角地里赶着种麦。虽然是采访路过,明显宽出“常规”的畦子仍然让一路看来的记者眼前一亮,停下车,记者带着好奇心一探究竟。
农民信不信,说教怕不行
“这个2.7米的畦真是好,比原来的宽了50厘米,背也省多了。”跟在播种机后头,仇洪山不住地步量着畦宽。
看记者一脸疑惑,仇汉华解释说,“畦”和“背”都是当地的通俗说法,畦就是在机械作业的时候,壅起来的土埨之间的沟地,一畦也就是通常说的一沟地。畦背就是土埨,也叫畦墙、沟背,用它隔开畦子便于浇水。
“原来2.2米、2.4米的畦加到2.7米、2.8米了,苗宽也从3厘米成了10厘米。”仇汉华告诉记者,这是他们合作社今年采用的宽幅宽苗带小麦精量种植新技术。
“这个小麦双宽可很有讲究!”仇汉华接着说,这个技术讲究“深、松、透、平、实”,就是达到深耕、耕透、平整、实在的效果。说着,仇汉华顺着种完的畦走了几步,土壤实实的,只留下浅浅的几个脚印。他又一步跨到没播种的地块,一踩一个坑。
“畦子加宽畦背减少,土地利用率自然就提高;精量播种,减少了用种量;没有了缺苗断垄和‘疙瘩苗’,不用补苗间苗了,减少了用工量;种肥同播,肥料一块施进去了,还节省了用肥量;实时镇压压实,减轻了土壤疏松造成的黄苗病几率,减少了小麦病虫害;都种在沟里,实现了灌溉筑畦,浇水也特别省;苗带增宽,麦种分布均匀,有利于小麦根系发育和生长因素最大利用,抗倒伏能力大大提高。”在地头,记者恰巧遇到了下村指导的兖州市农业局局长张士坤,他掰着手指头给记者细数了新技术的七大好处。
“种子播进去,只是开了个头。”张士坤告诉记者,小麦双宽技术作为兖州小麦玉米高产高效种植模式的一部分,在农业生产实践中,兖州形成了一个集小麦玉米高产高效种植、配方施肥、一喷三防、氮肥后移、中间管理技术和“耕耙耩收供种施肥打药浇水”八统一模式于一体的粮食种植集成技术配套,制定了科学合理、相互适应的农艺标准和作业规范,构建起规模化、标准化、设施化的粮食生产技术体系。张士坤说,推广这些技术,用不着太多的说教,农民看到他们想要的东西就会自觉自愿地去做。
技术灵不灵,关键看收成
“今年麦季,我们村850亩地全部使用了集成技术,小麦平均亩产到了1200斤。”沙窝村党支部书记仇汉东说,原来2.2米畦宽的老把式,产量也就在800到1000斤,产量差别很明显。
当着记者的面,仇汉华结结实实地给大伙儿算了一笔集成技术带来的“效益账”:改成2.7米的畦,增加了一坉半的小麦,一亩地增产100多斤。夏直播玉米平均亩产1300斤,增产100到200斤。玉米用种从7斤降到3.8斤,5.5元一斤就省17元。光是测土配方施肥一亩地就能省50块钱。强筋麦优质优价,卖到1.34元,比普通白麦多卖0.2元到0.25元,每亩1200斤就又多收240多元。
“省种省肥省人工,抗病抗倒效益增。”张士坤说,集成技术应用给农民带来的是实实在在的甜头。
“要想让老百姓认可,除了眼见为实,还要心服口服。”在小孟镇第一个吃农技推广应用“螃蟹”的仇汉华深有感触。老仇说,有的时候,技术虽好,农户却不买账。从被动应用到主动掌握,这不仅仅是个“照抄照搬”的力气活儿。
去年,由于粗缩病,合作社社员张爱香的8亩玉米几乎绝产。是不是老仇供的种子出了问题?社员议论纷纷。因为这,张爱香又急又气,在床上躺了半个月。仇汉华既委屈又郁闷:“要想不得粗缩病,只有选择适时种”,每年的6月9日到16日是玉米最佳播期,只要卡死这个播期,粗缩病自然就没了。早在割麦之前,他就给农户打了“预防针”,可老百姓未必肯听进去,依然按老经验办。仇汉华说,这让他也只能是拍着大腿干着急。
“农业局的技术员带着投影挨个村的讲课,村里的大广播天天喊,还做的电视节目和标牌,局里和镇里的领导也三番两次下到村来给社员讲。”仇汉华说,面对科学,粮农才“服了气”,由于播期控得好,粗缩病没有了,玉米获得了大丰收,沙窝村850亩地平均亩产达到了620公斤以上,比去年亩增产50公斤。最为重要的是让农业部门一直“头疼”的小麦玉米套种习惯也改掉了,全市50万亩耕地夏直播面积推广到了40多万亩。
效益好不好,培训起主导
产量高,效益好,眼看着农业科技系统前端链条上的最新成果从专家的嘴头上“软着陆”,变成大田地里实实在在的效益,农民开始对农技推广培训“高看一眼”,“最后一公里”的关键环节顺利打通。
“现在社员对培训很看重,今年的小麦赤霉病防治,光我们小孟就培训了20多场,场场人挤人。”得到了认可,仇汉华信心满满。
张士坤介绍,为了把农技推广网织密织细,人员、媒体、网络三管齐下,通过科技机飞信微信、电子屏幕发送农时信息三个渠道,给粮农实时地提供指导服务。“实行关键农时村村到,把培训覆盖到每一个村,每一个重要节气。”张士坤说。
蹲下去,还得请上来。为了巩固提升培训效果,兖州在课堂培训以外做了两个“伸展”。
“第一个伸展是课前课后座谈。在讲课之前,先跟老百姓座谈,想听什么,需要哪方面的知识,先座谈再备课,有针对地讲学员想要的东西。讲完以后再座谈,感觉讲的怎么样,评比打分,或者有什么想法,专家再反过来听学员讲课。课余安排第二个伸展,现场参观农科所、单粒精播这些新技术和种粮大户这些新模式。”
“兖州有50万亩耕地,35万名农民,现在就是要把这50万亩耕地集中到1000个新型职业农民手里。”张士坤说,今年一年兖州流转了接近15万亩耕地,再加上近几年流转的15万亩,全市50%以上的土地都进入规模经营。
“1000个人选出来后每个人建立一个档案,经过培训给这1000人发新型职业农民证,分门别类成立新型职业农民协会,全市成立一个总会,乡镇成立分会。”张士坤说,这种模式成型后,各种各样的培训、技术、农机、政策都往这1000人倾斜,通过重点抓这1000人发展起兖州的现代农业。
1000名新型农民培育是“一十百千”兖州金字塔形农技推广工程的一部分。“一”就是一个院士,在小孟镇设立院士工作站的于振文院士,“十”就是从农大、农科院等科研机构聘请10名指导教授,“百”就是农业局选派100名技术员。与之配套的是该市的“一离两转三引”土地流转模式,“一离”是分离,让农民从土地中分离出来。“两转”,是土地流转和劳动力转移。三引是引进资金、人才和市场。
“通过一离两转三引,重点培养新型职业农民,让剩余劳动力进入二三产业或为农村新型经营主体服务,实现农民效益倍增和农村城镇化。”兖州市委书记张玉华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