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 虫 情 报第五期
时间:2017年07月20日来源:本站原创作者:anpingnongye点击:次
安平县植保站 2017年7月20日
做好玉米大喇叭口期的病虫害的防治
玉米大喇叭口期病虫害主要有玉米螟、瑞典蝇和玉米褐斑病等。其发生盛期均为7月下旬—8月上旬。如得不到有效控制,将对玉米造成极大的产量损失,严重的地块会造成减产60%以上。
1、玉米螟危害特点与防治:
玉米螟又名玉米钻心虫,玉米螟在玉米心叶期以幼虫取食叶肉或蛀食未展开的心叶,造成“花叶”,玉米抽穗后钻蛀茎秆,使雌穗发育受阻而减产,蛀孔处易折断。幼虫在穗期直接蛀食雌穗、嫩粒,造成籽粒缺损,霉烂,降低品质和产量。7、8月份是2—3代危害盛期,主要危害晚春玉米和夏玉米。
防治指标:当玉米心叶花叶率达20%,应及时进行防治。
防治方法:可采用菊酯类药剂或48%乐斯本、40%甲基异柳磷每亩100毫升对水稀释后拌5公斤炉灰渣制成颗粒剂,撒入玉米大喇叭口内,杀死玉米螟初孵幼虫。
2、玉米褐斑病
危害症状:褐斑病主要危害玉米叶片、叶脉和叶鞘。病斑初为黄色或黄褐色小斑点,呈圆形或椭圆形,多隆起,附近的叶组织常呈红褐色,后期黄褐色斑点成片,整个叶片上呈黄绿相间症状,严重时叶片上出现几段甚至全叶布满病斑,造成叶片干枯。
防治方法:发病初期可选择20%三唑酮乳油或70%甲基托布津、12.5%禾果利粉剂1000倍液喷雾。每隔7天一次,连喷2-3次。还可在药剂中适当加入磷酸二氢钾、尿素等,促进玉米生长,提高植株抗病能力